小儿神经外科运用“锁孔”手术切除松果体区巨大畸胎瘤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9日 浏览次数:7642

通讯员 顾颖睿

日前,我院小儿神经外科成功运用显微开颅技术为一位3岁患儿切除松果体区巨大畸胎瘤。“锁孔”手术高效微创,入院2周后,患儿即康复出院。

患儿涂涂来自江西,近半年来左眼斜视,在当地医院就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没想到近期出现右侧肢体乏力,尤其右上肢近乎抬不起来,去医院检查头颅CT竟诊断为松果体区肿瘤。

但是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开颅手术风险很大。经多方介绍,涂涂父亲带着他来到我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教授结合患儿的病情做了相关的检查,发现在患儿的松果体区长有一颗5.4×3.2×3.5cm大小的畸胎瘤。如不及时手术切除,随着肿瘤体积的进一步增长,不但会导致患儿眼球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而且极易出现脑积水、颅内压增高而危及生命。

如何成功拆除涂涂脑内“炸弹”而又不留后遗症?小儿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由科室主任马杰主刀实施手术。

手术时,马主任在患者头顶做了一个小切口,在一元硬币大小的骨窗里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进入第三脑室后部,将肿瘤与周围密布的血管、神经分离开、将肿瘤边界分离。由于肿瘤位置很深,与松果体区、丘脑、脑干等重要部位相连,周围都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动作需要非常轻巧娴熟。最终,该大型畸胎瘤被完整切除,又保护了脑干、丘脑等其他周围神经组织未受伤害。术后,患儿经过小儿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病情逐渐好转,斜视及胳膊乏力等症状慢慢消失,食欲明显好转,住院2周后,患儿康复出院。

对小儿颅内肿瘤的早期表现和症状演变要有足够认识,尽可能的做到早诊早治。“通常,在头昏、眩晕不剧烈,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下,患者本身并不能觉察到,再加上视力下降也容易被忽视,很多人直到一侧近乎失明或出现其他症状就诊时才被偶然发现。”马杰主任提到。

“锁孔”手术是在充分了解神经解剖生理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影像技术,术前了解病变情况,应用显微技术、内窥镜技术等,在“锁孔”大小的开颅窗中进行操作,取得高效微创的治疗效果。特别适合于部分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改变了以往大切口、大骨瓣开颅等常规方法,不但外观影响极小,术中出血少(一般无须输血),手术时间短,将医源性创伤减到最低,而且医疗费用也大为节省。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