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欣华 报道
1月19日,“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深化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我院院长孙锟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与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蔡志昌代表区所属公立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2.0版紧密型医联体。医联体将通过整合共享医联体内医疗卫生资源,创新健康管理、医联体运行管理、分级诊疗、医疗保险支付模式,为70万崇明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在岛内解决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2.0版的重中之重,是做实医联体医保总额打包预付机制,同时健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机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据孙锟院长介绍,未来新华崇明医联体改革试点将重点落在两部分工作上,也就是“筑基础、强试点”。
所谓筑基础,就是2018年起,医联体将启动三大基础工作:
一是启动大规模疾病谱的基线调查,搞清楚崇明人的健康家底,以便医联体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及服务;
二是建设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平台,在市卫生信息健康网的指导下,基于崇明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成智能化的居民健康管理系统搭建,成立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数据中心,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立以医疗、慢病管理、签约服务、药品管理等内容为主的健康管理决策数据平台等,推进临床检验、影像、远程会诊、病理检测和消毒供应“五个共享中心”建设,为未来关注每个人的健康数据变化奠定基础;
三是全面的科普宣教,通过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8家村卫生室的医疗管理模式,与村卫生室合作开展科普宣教,树立健康理念,让群众满意,百姓放心让健康生活的理念人尽皆知。
第二部分工作是强试点。此次医联体的医改试点,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仓促上马。核心关键词就是合作——跨学科、跨团队、跨领域、跨部门地齐心协力合作。新华-崇明医联体改革试点将搭建一个可以打出“上海牌”的合作专家平台,吸纳更多、更强的顶尖专家来到崇明,与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先期开展小范围、可跟踪的单项合作试点。而这些单项合作的试点又具备互相交叉的可能。
“新华-崇明医联体此次的改革试点,必将是一次持续的长期过程。我们在其中的人需要坚信的是,没有健康中国,就没有美丽中国。而每个人的健康,恰恰是为医者最本源的初心。”孙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