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纪实(一)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30日 浏览次数:7017

援鄂医疗日记

除夕夜,上海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阮正上、主管护师刘立骏就是其中两位白衣战士。在武汉的第二天,他给我们发来了援鄂医疗日记。

 

1月26日   刘立骏

武汉的情况变化非常快。我们是25日凌晨到达的,中午时分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自助餐,原以为这里的情况尚可。可到了今天中午情况就不同,午饭是医院提供的盒饭,细节的小变化,让我们快速进入抗疫一线的状态。

医疗前线的指令也在变化。最初,我们接到的指令是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新院区去,但很快就变成了接管已有患者的老病区。我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的阮正上医师已经进重症病房值班了,虽然我们已经反复培训了防护知识,但还是有点担心他的情况,毕竟这是第一次进去。

在上海医疗队里,我还没有收到进病房的准确时间,目前被暂时委派的任务是上海援鄂医疗队后勤保障部部长,“头衔”有点吓人,不过干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和各界的物资捐赠协调。社会各界对医疗队的爱心捐助越来越多,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大爱。医务人员不孤独,武汉不孤独。

下午,我们陆续收到武汉当地的一些央企,以及部分爱心人士,还有红十字会的捐助。我们就在派发方便面,火腿肠,还有面包等等。来自上海的关怀也持续不断,上海有一个青商会筹集了20万元的物资,他们的老总也联系了我们,目前正在寻找将物资送进来的渠道。今晚我会再去各方联系,看看是不是可以尽快实现。我们这个医疗队的物资来自各个医院,医疗队也会统筹管理使用,目前,我还授命统计医疗队防护物品的数量和情况。

多变也许就是医疗前线的常态。它会把我们原定的计划都打乱,但是我们这个队伍不断地在熟悉、磨合,每个人都希望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疾病。我们的情绪虽然也会有起落,可每个人都坚信团队的力量。

今早上,我也跟父母通了电话,请他们放心。这里我也请上海的亲朋好友、新华的同事们放心。我们现在很好!

 

1月26日   阮正上

没有想到今天就进病房了。下午2点半,我们进的是北楼,我前往的是专门收治中、重症病人的三楼,一共有27人。其中无创呼吸机支持的病人有15人。我们需要熟悉的地方太多了,除了楼层房间的布局,还有关键的信息系统操作界面,必须赶紧熟悉起来,才能开医嘱写病史。我只能自己摸索各种操作细节,仔细研究每个病人的病史。

真的打仗,不能只靠雄心壮志。还得要关注各个细节,才能保障对患者的诊疗质量。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