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党员响应,一个都没有少!----记新华医院肛肠外科党支部
“我报名”、“没问题”……
2月1日中午,肛肠外科党支部书记杜鹏的手机被这两句话刷屏了。就在半个多小时前,他接到了医院发出的《支援医院门急诊预检分诊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通知》,转发在科室党支部群中。
支部12名党员瞬时全体响应。
一个,都没有少。
一、年前就做好了疫情防治工作的准备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肛肠外科在年前紧急组织召开了一次支部大会。“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科室党员全体放弃休假,时刻准备!”肛肠外科党支部书记杜鹏在小年夜果断退了去重庆的机票和酒店。“说起来已经5年多没有与家人带孩子一起旅行了,早就答应了,有些愧疚,但是家人对我的工作一直是默默支持,没有怨言。”杜鹏补充说,“其实科里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少。忙碌了一年,这个假期是大家期待中的休整。但大局面前,党员没有一个退缩。”党支部就这样迅速组织起一支先锋队,随时准备战斗。
肛肠外科按照新华医院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小组:由杜鹏任组长,孙基伟任副组长,科室的青年党员丁文俊、娄雅敏、入党积极份子顾佳妮任组员。召开“疫情防控小组”工作会议时,科室核心小组、党支部、护理部一起参加,快速有序地开展疫情防疫工作布置。
二、不是一线科室,但医院就是一线
肛肠外科是医院的手术科室,在医院不属于抗击疫情的一线科室,但是党支部全体党员从不觉得自己是“二线”或是“三线”。他们总说:“在疫情面前,医院就是一线!”守土有责,整个党支部一盘棋,当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出号召,他们第一时间全员报名支援医院发热门诊。而这一次门急诊预检、流调志愿者报名,大家也是毫不犹豫。娄雅敏和何勇山已经迅速加入到第一批党员志愿者检测体温和流行病学调查。在报名的12名党员中,有9名即将支援一线。支部书记杜鹏为了协调好门急诊和病房的正常工作,可是经过了一番精打细算。目前虽然门诊和病房病人人数没有处在高峰,但是为了严格按照防控要求,科室有7名医务人员从外地返沪后自觉在家中隔离。为了应对节后的就诊高峰,科室响应医院号召,在确保医疗工作开展的前提下,让队伍轮换、合理休整。杜鹏说,只要病人需要,普通门诊就不停诊,否则患者转去急诊,反而增加感染风险。为了让科室成员都有休整的机会,每天的排班杜鹏都动足了脑筋。“在这方面,要感谢科室的青年骨干孙基伟,他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杜鹏口中的孙基伟是一面年轻党员,曾是中国援摩医疗队第十七批梅克内斯分队队员,出色地完成了为期两年的援摩任务。也曾经作为新华医院外科成员参与120院前急救培训。在医疗援助和公共卫生领域有一定的经验,他将自己的经验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治防控工作,协助杜鹏井井有条安排好科室每一天的工作和排班。
“在这个战斗堡垒里,每个人都与抗击疫情休戚相关,每一个党员都不遗余力。”
三、篱笆怎么扎,全体党员心里都有谱
护士长顾佳妮是入党积极份子。但是在她心里,从没有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可以少一些,担子可以轻一点。整个春节假期,顾佳妮基本天天“泡”在医院。“有两回我路过病房,看见一个带着帽子口罩的身影在默默消毒病区走廊,定睛一看,是我们护士长。”杜鹏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新。问起这件事,顾佳妮却说:“我和支部其他的党员并没有任何的不同,和他们在一块儿,我没有理由懈怠。”的确,面对医院疫情领导小组“零遗漏、零感染”的要求,这道“严防死守”的防疫篱笆怎么扎,党支部每个党员心里都清清楚楚。在防疫工作会议上,大家一起重新梳理住院流程图,严格做到住院病人一人一陪护,病区门口的第三道体温测量防线一点也马虎不得。对于发热病人,病区将610房间作为肛肠外科专用隔离病房,配以隔离衣、防护镜等隔离措施,以免交叉感染。消毒通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制度化操作,在医护人员防护、住院病人管理、员工关爱等方面每个细节都反复商量推敲,并落实到人。
“团结踏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面对今后的挑战,时刻有准备!”作为支部的领头羊,杜鹏道出了全体党员的决心。
肛肠外科党支部是新华诸多临床支部的一个缩影,这场战役正处在关键阶段,在前有抗击疫情重任,后有病区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挑战面前,每天大家都是兢兢业业、细心扎实。每个一线党员,疫情考验的都是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坚守,无非是因为心中那面鲜红的党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