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儿科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疫情面前,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科室和党支部在微信群中一发消息,无论年资高低,儿内科医生默默地站了出来,党员同志更是。
随着湖北武汉疫情告急,1月23日中午12点,儿内科主任张拥军主持召开所有亚专科主任会议:守土有责,所有的亚专科主任都是本科室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由儿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晓东负责儿内科相关工作的协调;确定儿科发热门诊、儿科预检(尤其是儿科发热预检)、儿内科急诊、儿科急诊抢救室、临补室、儿感染病房(因为紧邻儿科临补室)等儿内科的防控一线;安排发热门诊(儿科)和发热留观病房(儿科)值班人员。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支部在行动。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于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主战场,打响了疫情防控攻坚战。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
“我是党员,我志愿加入疫情防控队伍,有需要请组织安排,主动报名请战支援疫情一线发热门诊工作。”
“战斗如此地激烈,在危险的第一线,我们自豪。”
儿内科系统三个党支部刚刚发出信息,就得到了积极响应。党支部书记何珂骏和党员夏昊医师、谭金童医师在第一时间参加发热门诊的工作。为了减轻发热门诊医生的压力,规范诊疗行为,大儿内科组建三个专家诊疗团队:所有在岗的副高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所有亚专科主任组成专家组副组长团队,由儿呼吸科张建华主任和PICU朱晓东主任担任组长,每天三个团队各派出1人, 3位专家一起对疑似病例进行专业化诊治,以保证临床诊疗的质量和规范。
面对严峻的传染病疫情,儿内科首先想到的是三部曲:
流行病学调查
要求所有儿内科医生在接诊病人时,详细询问就诊病人的流行病学史,以筛查出可疑的病例,做更进一步的检测。
建立“防火墙”、切断传染途径
加强陪客病房的管理,做到一人一陪护,陪护人员进病房前需要检测体温;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病房,尤其是送外卖人员;设立病区临时隔离专用房间,让具有可疑接触史的患儿及家属先隔离,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医学观察;所有病房每天通风二次,每次至少30分钟。
保护易感人群
新生儿是最娇嫩的人群,而具有先天性外科疾患的新生儿更需要安全保证,通过产科、新生儿和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的协调,所有分娩前被拟诊具有外科疾患的、且具有可疑流行病学史的新生儿送到PICU隔离单间病房,医学隔离观察14天,其他的新生儿暂时收入NICU等待手术。
儿科医生积极敬业,对他们的保护从院领导到科室都非常重视与关心,要做到医护人员的“零”感染,就要抓住培训和防护二个关键环节,把院领导的关怀落到实处。1月20日,儿急危重症医学科就把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下发到科室,进行全科全员培训学习,儿内科所有亚专科均开始不同形式的培训,以最大程度地强化临床一线医生、尤其是门急诊医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增加个人的自信心。张拥军主任要求各亚专科对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做好保护,各病区和门急诊由护士长根据当日值班人数足额发放防护用品;在医院安排统一的休息场所之前,儿内科已经协调安排参加发热门诊的儿内科医生有专门的休息室。每个亚专科及时排摸、掌握离沪人员的健康状况,调整人员作息时间。
新华儿科是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定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赢得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