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疗日记
2月11日 阮正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治医师,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
未知令人恐惧,但我们不能向恐惧低头
两周,原本组里10个重症患者换了一大半。从重症病房转去普通病房,就意味着患者脱离了危险期,病情平稳了。回想刚来到金银潭医院的那两天,有好几个病人每天都要抢救,现在大部分患者的情况都比较平稳,情况的确在变化。
10床的老太太,最近精神好了很多。刚接触她的时候,无创呼吸机面罩几乎一分钟也拿不下来。护士给她翻个身,心率都能从每分钟90次一路爬升到每分钟150次。给她调节呼吸机的参数,稍微一动就喘不上气,特别难受。那时候,老太太心情很不好,对医务人员也不太信任,感觉她已经没信心了,绝望了。不过,大家都没放弃。依旧每天给她翻身,做护理,治疗措施跟得上,渐渐地情况也就好转了。现在,她看到我们进病房,都会手动给我们点赞了。虽然现在说话依旧没什么力气,但整体情况很平稳,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也增加了不少。
刚来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不熟悉。医生值班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晚班的话,从晚上五点一直到早上八点。虽然大部分时间可能不需要一直待在隔离病房,但刚到那会儿患者情况不是特别稳定,经常会需要抢救,所以在隔离病房里待的时间也会比较久。防护服穿好,自然也是不能带手机的,因为一直忙着工作,和家里人联系也比较少。最近,各项工作都步入轨道,团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也就多了点时间能休息,也能挤出点时间和家里人聊聊。上海也延期开学了,和家里联系的时候,还得叮嘱女儿在家也要多读书。
两周的时间,足够团队磨合。一开始的忙乱,逐渐变得有条不紊。这两天,即便是重症病房,大部分患者的情况也都比较稳定,也让我们有能力再多接收一点患者。上海医疗队一共负责28个患者,昨天增加了4个床位,之后还会陆续增加,这对我们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前方的医护同道都在努力,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够尽快控制,所有人的生活都能重回正轨。
来源:援鄂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