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连线:“新冠”疫情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7日 浏览次数:610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猛烈,

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就诊有何注意事项?

特殊患者如何安全度过“疫情”时期?

新华医院“专家连线”栏目,邀请院内专家,就近期患者关注较为集中的话题,给出专业解答。

秦利

本期嘉宾:秦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内分泌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又席卷全国、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糖友们肯定有不少担心和疑惑。在这个时期,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

本质上,病毒肆虐的当下,就是免疫力与病毒的博弈。尤其是糖尿病人的自身免疫比较低,但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物或保健品可以迅速改善免疫力,我们能做的就是“预防为主,守住免疫力”。

1.减少暴露,加强防护

(1)尽量避免聚会和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减少外出次数,注意室内勤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

(2)正确佩戴口罩:居家不用佩戴,必须外出时请务必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

(3)外出时,与人尽量保持1.5m的距离;

(4)勤洗手: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勤洗手。洗手对于避免感染和阻断传播非常关键。

2.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作息

合理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抵抗力下降。熬夜对降低免疫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睡眠不仅是生理规律,更是自我修复和对抗感染的需求。

3.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特殊时期,合理膳食的同时,建议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免疫力。但是糖友会担心吃得“营养”了,血糖会更高,反而损害免疫力,所以糖友的增加营养有所讲究。我们建议保证热量的基础上,调整饮食结构:

(1)如果在原来的饮食结构中蛋白质已经很充足,即已达到1g/kg(糖尿病肾病患者达到0.8 g/kg),那不用额外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但可以增加优质蛋白如鸡、鱼肉、虾肉,同时减少非优质蛋白豆制品为主的摄入;

(2)若原来饮食结构中蛋白摄入偏少的糖友,建议增加蛋白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蛋白。但是避免油炸和高脂食物的摄入,同时多摄入高纤维的食物,仍是糖友必须坚持的。

4.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运动对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疫情肆虐,加上空气质量本身堪忧。我们糖友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尤其是聚集性活动。我们建议糖友们居家锻炼,既可以实现室内的降糖控糖,又可以有效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

居家锻炼推荐如太极拳、健美操及瑜伽等,也可以选择踮脚尖、坐椅运动、床上运动、抗衡运动、原地快走、触摸脚尖、仰卧屈膝、前伸臂转肩等拉伸运动。每天饭后一小时至少保持30-45分钟的运动时间,每周至少3-5天。建议年轻人带着糖尿病的父母做起来。总之,只要比平时活动量大,您就已经是在努力了。

5.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特殊时期,规律、坚持按医嘱规范用药至关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都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诊断明确,血糖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延长配药间期。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等情况,或者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须及时就医。

6.血糖监测,不可放松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时期糖尿病患者仍需坚持血糖监测。一是监测血糖的变化,二是明确目前用药的效果。若经过饮食和运动的调整,血糖控制平稳,说明目前的降糖方案可继续维持;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控制不佳,则需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可尝试医院和科室公众号的线上咨询,也请佩戴口罩,网上预约去内分泌门诊就诊。

7.放松心态,保持心情愉悦

非常时期更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既重视又不恐慌,理性地从权威媒体中学习正规的防病知识,不要听信小道消息,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焦虑。多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总之,面对新冠肺炎来袭,糖友应该做好防护,保持平和心态和规律生活、积极控糖、勤于监测,这样才能保证血糖平稳,顺利渡过疫期。

 

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秦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