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2月25日晚,在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驻地再次响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刘立骏等5名援鄂医疗队员,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地发出了铮铮誓言。
2020年1月23日当医院发出上海市援助湖北医疗队召集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通知,刘立骏同志毫不犹豫的主动报名参加重症护理团队。1月24日,大年夜,刘立骏随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进入战时状态的金银潭医院后,物资保障成为抗击疫情重要环节,刘立骏临危受命,担负首批援鄂医疗队后勤保障组组长工作,协助医疗队统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品保障。他每天手机24小时待命,睡眠时间只有4、5个小时,日行步数20000以上,队员们亲切地称他--刘管家。
首批医疗队扩充后有150人,来自上海二级以上的62家医院,从医疗、防护用品到生活用品,都是这位“刘管家”在操心。白天需要对接各方支援的物资,了解医护人员的需求;晚上他盘点货品,精准供应,把有限的物资用在最合适的岗位上。非常时期的武汉,物资保障从筛选供货渠道,到联系运输,寻找志愿者搬运,去火车站接货等等,所有的环节都是小刘负责联系协调,他的手机里,相关的群有400多个。
他经常凌晨4点左右赶往火车站和机场领防护物质和生活物资,晚上整理医疗物资供需清单,准备第二天的医疗补给物资。为了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战斗力,小刘十分关注队员的饮食和生活需求,有的队员肠胃不好,吃不惯武汉的辛辣饮食,他就想方设法给队员们配送清淡的菜肴;2月15日武汉突降大雪,夜班的队友往返医院没有班车,他半夜联系志愿者安排组织车辆接送;医疗队队员每天工作强度大,为了避免打扰队员的休息,他组织人员送生活物资到队员房间门口;大家有个头痛脑热都会叫一声“刘管家”,他送药、联系相关专业的医生……为了援鄂医疗队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他倾心集智,殚精竭虑。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战疫情的有力号召。身处前线,刘立骏同志在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感召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仰,他再次向党组织提交了申请书。在申请书中提到:祖父是一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自己从小接受祖父的教诲。2019年在参加医院对口支援云南龙陵县人民医院的半年间,更是亲身感受到党在帮助百姓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工作期间,刘立骏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新朝夕相处,并肩作战,66岁的周新教授在医疗队中年龄最大,从除夕到达武汉至今,他负责金银潭医院重症患者的救治,义无反顾地冲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周新教授的精神激励了刘立骏,更坚定了他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决心。
2月20日,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市教卫工作党委指导下,上海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成立。与刘立骏一起来自上海的五位同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锤炼了初心使命,经受了组织考察,成为抗“疫”一线入党的光荣共产党员,是党组织对刘立骏等5位同志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积极为党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精神的充分肯定。
在庄严的宣誓后,刘立骏难掩激动地心情:“如果说有一种光荣叫做在疫情防控一线入党,那么我要把这份‘光荣’注入到上海医疗队保障服务中,成为抗击疫情加油站,践行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履行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菱冉 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