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莺 张毅)食道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成人大多会有反流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但对于正躺在医院小儿监护室的芊芊(化名)而言,这个疾病可能随时危及他的生命。我院消化内镜诊治部日前成功为这名出生才46天的低体重儿进行了内镜下鼻肠管置入术,为其得到进一步积极的治疗创造了条件。
芊芊出生体重只有1200克,由于早产,芊芊出生后就有很严重的食道裂孔疝,造成非常明显的反流症状。在小儿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体重才勉强达到1800多克。由于反流严重,通过胃管每次注入的5毫升奶就会有3毫升吐出来。反复的呕吐极有可能造成患儿吸入性肺炎,严重感染会危及生命。但如此体弱的患儿,目前无法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儿科医生联系到了消化内镜诊治部的徐雷鸣主任,徐主任觉得可以通过尝试将一根鼻肠管置入患儿小肠,从而减少反流的可能。为患儿的营养支持和积极治疗创造机会。
在芊芊出生第46天时,徐雷鸣主任和助手开始了手术。在进行体外实验性测试之后,徐主任熟练地将超细胃镜插入患儿的胃腔,在胃底找到鼻肠管的头端之后,用钳子夹住,循腔到达胃肠交界的幽门口,将鼻肠管轻柔地送入小肠的上端——十二指肠。退镜后在透视下,助手缓缓的推入10毫升造影剂,确认没有反流到食道后。整个操作过程不到10分钟。鼻肠管置入之后,患儿再也没有严重反流发生。
徐雷鸣主任指出,患儿由于是低体重儿,体质差,耐受能力有限,整个操作过程一定要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镜操作的难度,由于患儿要先置入鼻肠管,因此在食道内已有鼻肠管的前提下,再进行胃镜操作更是难上加难。再加上患儿的胃腔是扭转的,与正常胃腔走向不同,并伴有有严重的食道裂孔疝,内镜下的循腔入镜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我院消化内镜诊治部依托儿科优势,结合在大量成人内镜诊治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小儿内镜下治疗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曾创造了为出生仅半小时的婴儿进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和为出生不足50天的婴儿进行全结肠镜检查的国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