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管理-质控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制度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6日 浏览次数:3403

(一)医疗废物概念

医院废物(Hospital waste):泛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弃物,它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氖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Medical waste):指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免疫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三)医疗废物的具体分类

医疗废物的具体分类

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均由总务库发放到各科室及部门,各科室及部门使用后再由总务科服务部的医疗废物处置的专职人员负责上门回收,最后由康环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统一回收、处理。以上各环节之间的交接应要求填写相关的医疗废物交接三联单(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类别、数量、重量、交接地点),并有交接双方的签名及日期等,交接单必须保存三年以备查。

1、病原徽生物剩余标本经高压处理后放置黄色袋

2、病人的尿布和卫生垫均放置黄色袋中

3、药物性废物

a.过期静脉注射液及口服药水倒入下水道

b.过期口服片剂集中压碎稀释倒入下水道

c.将过期的化疗药及时与生产厂家调换,确保无过期化疗药物

4、化学性废物

a.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稀释后由下水道排出

b.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稀释后由下水道排出。

c.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泄漏的汞由工程部集中回收处理

5、放射性废物:使用后含有放射核素注射器、试管等全部由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厂家回收集中处理。

(四)医疗废物的回收流程

1、急诊大楼

上午:9:00—11:30

特需门诊→体检中心→血透室→胃镜室→肿放病房→急诊病房→EICU→日间病房→儿科临补室→急诊手术室→儿内门诊→儿外门诊→成人急诊→儿科急诊→急诊骨科→抢救室→成人临补室→眼中心→激光美容中心12:00—13:30口腔科门诊→皮肤科病理室→皮肤科门诊→皮肤科实验室→肿

放病房→成人临补室

下午:15:30—17:30

特需门诊→体检中心→血透室→肿放病房→急诊病房→EICU→儿科临补室→急诊手术室→儿内门诊→儿外门诊→儿内内分泌门诊→成人急诊→急诊骨科→抢救室→成人临补室→胃镜室 2、外科大楼

上午:9:00—12:30

特需病房→老年3病房→老年2病房→老年1病房→五官科病房→眼科病房→泌尿科病房→胸外科监护室→胸外科病房→神经外科重病房→神经外科病房→成人骨科→外科四病区→外科三病区→外科二病区→外科一病区→手术室4→手术室3→SICU→中心供应室

下午:15:00—17:30

特需病房→老年3病房→老年2病房→老年1病房→五官科病房→眼科病房→泌尿科病房→胸外科监护室→胸外科病房→神经外科重病房→神经外科病房→成人骨科→外科四病区→外科三病区→外科二病区→外科一病区→手术室4→手术室3→SICU→中心供应室

3、妇儿大楼

上午:7:30—9:00

成人临补室→肿放病房→急诊病房→EICU→儿科临补室→急诊手术室→抢救室→发热门诊

9:30—12:30

儿外二病区→儿外一病区→儿外监护室→儿内二病区→儿内一病区→新生儿病房→NICU→PICU→妇科病房→产科病房→产房→儿骨科病房→肠道门诊→静脉配制中心

下午:15:00—17:30

发热门诊→儿外二病区→儿外一病区→儿外监护室→儿内二病区→儿内一病区→新生儿病房→NICU→PICU→妇科病房→产科病房→产房→儿骨科病房→静脉配制中心→医技二楼CT→医技一楼磁共振(一)二→双源CT

4、综合内科大楼

上午:9:30—12:00

CCU→心内科病房→消化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内分泌科病房→整形外科病房→肾脏内科病房→血液科病房→营养中心→五官科门诊、眼科门诊→妇科门诊、产科门诊→成外中医门诊→成内门诊→肺功能室→成人门诊注射室

下午:15:30—17:30

CCU→心内科病房→消化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内分泌科病房→整形外科病房→肾脏内科病房→血液科病房→五官科门诊、眼科门诊→妇科门诊、产科门诊→成外门诊→成人门诊注射室

5、抽血、物流、消毒

上午:7:30—8:30

抽血→化验大、小便→厕所

中午:12:00—13:30

抽血→化验大、小便→厕所→血库→细菌室→生化室(一)二

下午:13:45—15:00

消毒废血管

6、感染病区

上午:8:15—9:00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手足口病房

备注:需要时电话通知及时上门回收

(五)回收车(污物车)的管理

1、每天使用后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洗。

2、每月采样一次,做好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六)医疗废物处置意外应急预案

1、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院部有关负责人,并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4)对感染性废物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5)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6)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七)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防护

1、进行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暂存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防护衣,必要时穿胶靴等防护用品。

2、每次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按规定对污染防护用品和手进行消毒和清洗,防护品有破损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换。

3、每半年对上述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4、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及时填写意外事件报告上报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及相关部门,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