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新宣
在12月7日召开的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年度总结会上传出消息,上海选定新华医院、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上海罕见病诊疗定点医院。与此同时,上海在罕见病医疗保障、疾病筛查、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有新进展。
罕见病因患病率极低,又称孤儿病。今年2月28日“世界罕见病日”之际,上海成立了全国首个罕见病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由我院内科主任李定国教授担任主任委员。据李定国主任介绍,在我国,罕见病误诊率达44%,确诊周期短则5年,长则30年—确诊后,往往也意味着死亡将至,75%的患者接受了不规范的治疗。鉴于目前全球仅1%的罕见病是可治的,上海确立的防治思路是先从可治的罕见病入手。目前,上海已经基本掌握了12种可治疗的罕见病诊疗方法,包括苯丙酮尿症、法布雷病、枫糖尿症等。据此,上海首批挑选了罕见病治疗经验较为成熟的新华医院、瑞金医院、儿科医院,作为罕见病诊疗定点医院,以此尽可能缩短罕见病患者的确诊时间,并推广规范治疗。
针对罕见病患可能面临的庞大诊疗费用,目前,上海有12种可治疗罕见病已经不同程度地取得医保报销和基金互助。今年8月,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下发文件,据此罕见病特异性药物的报销参照大病报销程序,每人每学年可获最高10万元的药物治疗费用报销。在此基础上,上海正在讨论推动多元化医疗保障机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