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教育(第六十三期)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3日 浏览次数:6250
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圈"也是"安全带"
姜异康
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严格遵守“四个服从”,严格遵循组织程序、执行组织制度,不做特殊党员干部。着力加强党性修养,时时处处以党性要求规范自己、衡量自己,自觉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对领导干部来讲,“三严三实”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走在前面,当好忠诚、干净、担当的标杆。
在改造主观世界上树标杆作表率,始终做到忠诚于党、忠于人民。领导干部应当把严以修身作为做人之本、为官之要,切实筑牢思想堤坝。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特别是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固本培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党和人民事业忠诚,要具体体现在践行党的宗旨上来。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给我们树立了一座“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历史丰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领导干部只有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检验出“总开关”拧得紧不紧。修身、正己、立德历来被视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不是取决于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而是取决于道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树标杆作表率,始终做到思想清醒、政治坚定。党的纪律和规矩既是约束行为、用权履职的“紧箍圈”,也是干部成长道路上的“安全带”。要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党向中央看齐,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了“看齐”思想,他说:“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具体的内容,需要具体的行动。首要的是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执行中央决定,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严格遵守“四个服从”,严格遵循组织程序、执行组织制度,不做特殊党员干部。着力加强党性修养,时时处处以党性要求规范自己、衡量自己,自觉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在秉公用权、清廉用权上树标杆作表率,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严以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每名领导干部都要严把权力关口。要正确对待权力。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要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水平,习惯于在法治框架下行使权力,尤其是涉及人财物管理、重大工程建设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更要严格依法依规,不能任性乱为。要自觉接受监督。信任代替不了监督,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破除思想误区,自觉接受来自上级与下级的监督、党内与党外的监督、组织与群众的监督、社会与媒体的监督。
——摘自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全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党课的内容(山东省纪委)
清风文苑——白菜寻常滋味长
中国纪检监察报
白菜是先民最早种植的蔬菜之一,《诗经·邶风》中有“采葑采菲”的诗句,葑指蔓菁,包括白菜。你看那一棵寻常的白菜,叶淡青白,菜帮薄脆,形状健硕;切开看,则纤维细嫩,包紧心甘;品之,汁白如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实为老少皆宜。难怪齐白石老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果中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菜之王,何也?”似大有为白菜鸣不平之意。
其实,在画家、诗人的眼中,白菜不仅是美味绝伦的蔬菜之王,而且是入画入诗的绝佳角儿。张大千画过一幅萝卜白菜图,题了石涛一首七绝:“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越发峥嵘了。
白石老人对白菜更是情有独钟,不仅喜欢吃,而且喜欢画。笔者见过一张齐白石画展请柬,封面印的就是白石老人画的大白菜。据说,老人以白菜为题材创作的画有数百幅之多。在另一位艺术大家黄永玉的一篇文章中,还读到一则白石老人的趣闻:当年,齐白石在家中听到菜贩叫卖,跑出来看到一棵棵壮硕的大白菜,煞是欢喜,忽生一计,急进屋里拿出一幅自己画的大白菜,要与菜贩交换。菜贩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不晓得眼前这个老头就是鼎鼎大名的齐白石,更不知道这幅白菜画可以值多少担大白菜,一心以为城里人哄她,用纸白菜骗她的真白菜。农妇心直口快,当即要讨个明白:“想拿你画的假白菜换我种的真白菜?我才不会上当!”交易告吹,却留下了艺坛佳话,让人备感艺术大家的淳朴、憨痴和亲切。
在一些清正廉洁的官员那儿,白菜成为一种平凡、朴素、寡欲的象征,蕴寓其美好的追求和人格。笔者在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见到过一块白菜碑。据铅山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一位名叫笪继良的人从山东来到铅山当县令,见百姓生活极苦,灾荒年不仅没有粮食吃,连地里的野菜也被吃光了,不觉心生愧意,自绘白菜一株,并题“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其意是为官的得吃白菜,过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为民的不得面呈菜色,得让老百姓有温饱的生活。笪继良在铅山任县令期间,果然照此践行,体恤百姓疾苦,信守清廉本色,深受百姓拥戴。他离任后,乡民集资建笪公祠,将笪继良手绘白菜及题字刻于石碑,置于笪公祠内做永久纪念。瞻仰笪公祠时,笔者轻轻摩挲白菜碑,不觉石碑冰凉,倒有390多年的温暖传遍全身,谁道廉政只是铁面冷心呢?
不只是一个笪县令,古之贤达都以正直清廉为人生追求。一代廉吏于成龙,民众赠予其雅号“于青菜”。他官职从知县做到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官阶虽越升越高,可生活却越过越苦,不仅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灾荒之年以糠代粮,还时常把节余的口粮和薪俸用于救济灾民……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居室中看到的只是“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百姓自编歌谣赞颂他:“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如此为官一生,清廉一世,若不是出于自觉和情愿,升华为一种人生定力,怕是早就改弦易辙了。
一次到河南旅游,不仅品尝到河南“烧白菜”,还听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一位名叫王拱辰的书生,到京城参加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高中头名状元,被皇上赐为翰林学士。回乡祭祖时,知县忙张罗宴席为他接风洗尘。王拱辰一见满桌山珍海味,当下脸露愠色说:“老百姓都吃这些吗?我要吃家乡的白菜。”知县讨了没趣,只好交待厨师改为烧白菜。王拱辰拒奢宴而吃白菜的故事被人称颂效仿,以至在当地形成一个不成文的风俗,不论在外做官的经商的,回来都要吃顿白菜,以警示不忘初心,保持清廉本色。
清代学者戴远山曾为去云南赴任的友人写过一副贺联:“诗堪如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无论古今,为官者能廉洁自律、清贫自守,乃为大忠、大德、大节。白菜寻常滋味长,蕴含高洁,体现风骨,常食之能体谅百姓的疾苦,缩短与百姓的距离,提醒自己甘于清贫、为政清廉,即使官场不能青史留名,也能让自己问心无愧。(向贤彪)
用权不任性做到公私分明
罗志军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现在生与死的抉择、血与火的洗礼少了,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能否正确为官用权是最经常最现实的检验。
领导干部与普通百姓的区别就在一个“权”字上,干部出问题主要也是出在这个“权”字上。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现在生与死的抉择、血与火的洗礼少了,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能否正确为官用权是最经常最现实的检验。
要做到用权为民不偏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领导岗位上,是一种信任、一种重托,越是职位高、权力大,越要牢记权力的本质,越要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
要做到用权依法不出格。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任何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筑牢依法用权的屏障。
要做到用权廉洁不越轨。“公生明,廉生威”。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党员干部为官用权,要心中有杆秤,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和如履薄冰的谨慎。面对金钱,一定要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的告诫,绝不起贪恋之心;面对亲友,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能因私情而违背原则;面对美色,一定要洁身自好,不能自甘堕落。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权力,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和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要求,坚持公道正派,严格按照程序,不以个人好恶、亲疏远近划线,不搞任人唯亲、任人唯权、任人唯利,以公心提高公信。
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为官用权,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好如何看待权力、如何用好权力的问题,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公与私的关系。“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手握的是公权不是私权,必须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必须严格界定“公”与“私”的界限,时刻牢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乱用。
义与利的关系。为官用权,能否抵制诱惑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当干部手中有了权力,奉承、追捧的人会多起来,攀交情、拉关系、请客送礼的人也会多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多大魅力,实际上这些人是冲着你手中的权力来的,表面上对你有“义”,实际上是为了谋“利”。领导干部应该亲商、爱商、敬商、助商,对企业家多支持,但不能勾肩搭背、搞权钱交易。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唯上不唯下、唯官不唯民,不怕群众不乐意、就怕领导不满意,这是权力观扭曲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党的利益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要坚决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又要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认真践行好人民公仆的使命,真正做到上不误党、下不愧民。
——摘自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暨专题教育部署会上的讲话
中央纪委通报十起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日前,中央纪委对各地查处的10起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发出通报。分别是:
北京市延庆县旧县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心原主任袁学勤挪用公款、贪污受贿,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判处有期徒刑22年。
河北省邯郸县姚寨乡南中堡村党支部原书记豆建军贪污征地补偿款和街道硬化款,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原副站长耿中华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三交镇原民政助理员王志煜贪污危房改造补助款,索取贿赂,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
湖北省来凤县电力执法大队王勇骗取惠民资金、索贿行贿,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仙店村党支部原书记叶荣森、村财务人员郑珍喜等骗取建房补助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市老区扶贫办原主任陆少中、副主任丁雄汉,该镇分管副镇长叶水生、民政办原主任陈宝宝、经管站原负责人施照南等5人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山东省宁阳县民政局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原主任张士龙侵吞、骗取孤儿生活费,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违规发放奖金,镇党委书记杜伟标受到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镇长刘宗阳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镇纪委书记丘立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调离纪检工作岗位,其他14名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问责处理。退还违规发放的各类奖金。
四川省会理县仓田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乡党委书记陈刚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并按程序免去乡人大主席职务,乡长王鹏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乡纪委书记孙大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纪检工作岗位。追缴全部违规资金。
安徽省颍上县杨湖海事所原副所长江舟工作严重失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该县地方海事处副处长陈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免职处理。
通报指出,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基层党风廉政状况比以往有明显好转,但违纪违法、侵犯群众权益的问题仍然突出。
通报要求,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层层传导压力,坚持“一案双查”,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快查严处,集中突破一批重点案件。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运用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充分发挥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取得让群众比较满意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