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连线 | 疫情防控期间炎症性肠病诊治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2日 浏览次数:65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猛烈,

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就诊有何注意事项?

特殊患者如何安全度过“疫情”时期?

……

新华医院推出“专家连线”栏目,邀请院内专家,就近期患者关注较为集中的话题,给出专业解答。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二种疾病,由于本病是一慢性复发性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经常到医院复诊检查。如何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同时保证不间断诊疗成为医患双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01、炎症性肠病患者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防重于治疗。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具有易感性,而炎症性肠病患者往往由于疾病活动、营养不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多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增加,而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加重病情,部分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无法继续使用,导致病情更难控制,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显得格外重要。患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个人防护:

(1)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2)勤洗手。做到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触碰门把手、电梯开关等公共物品后都必须认真用流水洗手,每次洗手不少于20秒。

(3)常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内通风,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炎症性肠病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机会,因些疫情防控期间炎症性肠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

02、疫情防控期间药物能减量或停药吗?

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相信这一定是您和您的家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炎症性肠病目前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治疗难度大,仍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虽然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新药不断问世,目前炎症性肠病仍然不能完全治愈,只能控制疾病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原来的症状消失或者血化验指标好转就可以马上停药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即使疾病活动期的病情被改善后,也常常需要继续进行缓解期的治疗。不恰当的药物减量或停药是病情复发的最常见原因,因此,疫情防控期更不能药物随意减量或停药。

03、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正确用药?

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四大金刚”: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疫情防控期间这些药物中哪些可以放心使用?剂量是否要调整?是否要转换为其它类型药物?这些都是患者经常提出的问题。

(1)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由于该类药物对患者免疫功能没有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安全放心使用。

(2)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中重度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诱导治疗,该类药物对机体免疫有抑制作用,对于活动期患者、正在使用的患者可继续使用,但要加强个人防护,病情控制后要在主诊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3)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硫唑嘌呤、巯嘌呤,该类药物起效较慢,通常需要3个月才起效,因此主要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维持治疗,它是炎症性肠病患者长期战斗的“主力军”之一。由于本类药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建议增加使用剂量,并要定期进行检测相关血液指标,包括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如果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4)近年来生物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该类药物可抑制机体免疫力,增加各种病原体感染风险。目前国内使用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前者需要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输注,后者可以自行在家皮下注射,对于尚在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输注诱导治疗的患者,由于病情控制的需要尽可能不要中断输注,如果因各种原因无法到院输注的患者,可考虑将原来的英夫利西单抗输注桥接为在家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治疗。对已处于病情稳定缓解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若因疫情等原因一时无法获得这些药物时可适当延迟用药时间,若较长时间无法用上这些药物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桥接口服药物如沙利度胺等治疗以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04、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炎症性肠病患者病情复杂,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也不能讳疾忌医,需要立即至医院就诊:

(1)病情复发或加重,当患者在规范用药期间出现腹痛、腹泻、体重减轻、血便、食欲减退等症状时,有可能是病情复发或加重的预兆;

(2)突发剧烈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大量便血等可能出现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

(3)出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时,如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

05、疫情防控期间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炎症性肠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这个群体常常面临就学、就业、成家、生育等人生“关键期”问题,患者病情出现波动时,肯定会有情绪异常,可能会无端发火、烦躁、猜疑等表现,也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等情况。疫情期间,大多数患者长时间居家,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爆发”。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1)通过各种渠通多了解一些炎症性肠病的相关的“正确”知识,新华医院炎症性肠病逆风奔跑公众号会定期推些相关科普知识为病友更好了解该病提供了平台。

(2)多与病友进行交流。新华医院炎症性肠病医患交流微信群有近800名病友,病友们在群里互相交流治疗心得,分享治疗成功经验,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控制病情是改善不良情绪的最好良方,要多与您的主管医生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盲目地减药、停药。

(4)来自患者的亲人、爱人和朋友关爱更加重要。

总而言之,炎症性肠病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病,原则上不要随意中断诊疗以免病情复发或病情加重。在当下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患者除做好个人防护之外,合理就诊和用药也至关重要。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葛文松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