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组

消化

科室及人员情况

消化内科为新华医院A类重点发展学科、国家消化内科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上海市消化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组长单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流行病中心、重症肝炎诊治中心和上海市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组成部分。分设肝病、胆胰疾病、胃肠疾病专业组和内窥镜诊治中心。主办中华脂肪肝网www.chzfg.com以及炎症性肠病网www.combatibd.com,协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实用肝脏病杂志》。

消化内科在职医生28名,其中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7名、副研究员1名,博士学位20名、硕士学位8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在职护理人员29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

学科顾问包括国家级终身教授陆汉明主任和上海市罕见病学会主任委员李定国教授。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实用肝脏病杂志》总编辑。

科副主任徐雷鸣为上海市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分会主任委员,陈源文为留美博士后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胡颖担任新华医院(崇明)消化内科执行主任。科室核心小组成员汪余勤和陈梅梅副主任医师分别擅长胆胰疾病和妊娠相关消化疾病的诊治。学科骨干包括周惠清、李光明、徐正婕、潘勤、张敏红、桑玉尔、汪保灿、孙超等高级职称专家,以及葛文松(炎症性肠病)和颜士岩(消化系肿瘤)等年轻有为的博士。返聘专家王如涛、宗春华主任医师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疑难杂症。

消化内科病区业务用房2800平方米,核定床位62张,常规开展三级甲等医院消化重点专科规定的各项诊疗项目,出色完成我国FibroScan无创定量评估脂肪肝以及CK-18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注册临床试验。总体技术水平高,疑难肝胆疾病和炎症性肠病的诊疗特色鲜明,脂肪性肝炎和儿童消化疾病的诊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护理质量在全院非手术科室中名列前茅。

2014年消化内科门诊量18.8万人次,内窥镜诊疗近5万人次,出院患者3327人次;平均住院日6.2天,门诊/住院均次费用以及抗生素使用率和药占比低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患者分布全国各地,年龄从婴幼儿至百岁老人,并有许多海外华人和在沪工作学习的外国友人慕名前来就诊。

消化内科2009年至今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以及省部级和市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累计经费1200余万元;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包括Hepatology, J Hepatol, Cancer Letter, Liver Int, Prev Med, J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SCI期刊;主编《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诊疗进展》、《非感染性肝病诊疗新进展》、《小儿消化内镜学》,副主编《实用肝脏病学》,参编国内外学术专著30余部,编写《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专家诊治脂肪肝》、《专家诊治慢性胃炎》、《专家诊治乙型肝炎》、《脂肪肝自我管理全书》等科普读物;成功主办/协办中国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高峰论坛、第3-5届(2009/2011/2013)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第1-3届(2010/2012/2014年)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以及20余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消化内科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加拿大肝脏基金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等有良好合作关系,并负责新华医疗集团旗下和对口支援医院以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的学科发展。

科室人员情况:共有医生28人,教授、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7名;副研究员1名;中级职称医师10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8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病房专业护理人员18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