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组

超声诊断

科室及人员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超声科是上海市首批开展超声诊断的单位之一。超声科是硕士、博士培养点,同时也是超声科医师规培基地、超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其中13人经过临床试验技术和GCP培训,参加过多次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在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超声科现有医师25人,其中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11名,硕士及博士学历者共18人。超声科现有腹部超声仪16台,心脏超声仪6台,每年完成20多万人次的门急诊、病房的超声检查及诊断工作,承担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及进修医生的医学教学及科研任务。

超声科成立后,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基金5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交大医学院科技基金1项、教委优青基金4项、新华医院院基金项目2项,主编专著2本,参编专著2本,科室每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近年来有14篇论著被SCI收录。

超声科以成人及儿科超声诊断研究为发展思路,建立了围产-儿科-成人超声诊断模式。在医疗业务开展方面,坚持以常规超声诊断业务和专业特色业务相结合。常规超声诊断包括心脏、腹部、妇产、浅表小器官、四肢血管、介入超声诊断等。其中泌尿超声、前列腺腔内超声、乳腺超声、胎儿心脏超声、小儿先天性复杂性心脏超声、小儿肿瘤、小儿神经骨骼肌肉超声为超声专业特色。在超声检查技术方面,除常规的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外,还开展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多影像融合等新技术。在全科员工的努力下,目前我科的超声诊断水平已进入上海各大医院前列,尤其是儿科超声、胎儿心脏超声、经食道心脏超声、泌尿超声、前列腺癌超声、乳腺癌超声有着丰富的经验。

(1)诊疗项目:

① 心脏超声  ② 腹部超声  ③ 泌尿超声     ④ 浅表小器官超声

⑤ 妇产超声  ⑥ 儿科超声  ⑦ 四肢血管超声 ⑧ 介入性超声

(2) 诊疗特色:

① 儿科超声:在儿科超声检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包括小儿肿瘤、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小儿髋关节、小儿马蹄足、扳机指、神经损伤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超声检查项目,深受儿科临床医生的好评。

② 胎儿心脏超声:在孙锟教授的带领下,我科在评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形态、血液动力学方面有丰富经验,尤其是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维和三维诊断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及优生优育奠定基础。

③ 泌尿系统超声:开展肾脏、输尿管、膀胱肿瘤超声造影检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泌尿系统肿瘤良恶性诊断的正确率,以及恶性肿瘤分期的正确率,为临床制定分期治疗方案提供了信息。

④ 早期乳腺癌超声诊断:采用联合超声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弹性成像)的多模式超声诊断方式,提高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同时在乳腺癌分期方面可提供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情况的信息,有助于临床正确分期。

⑤ 早期前列腺癌超声诊断:以经直肠常规超声为基本检查手段,结合经直肠超声诊断、三维超声和弹性成像等新型超声检查模式,开展早期前列腺癌病灶检测,为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减少假阴性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⑥ 介入超声:科室成立了专门介入超声学组。不仅常规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各种穿刺活检、穿刺引流,还与相关临床科室一起展开了超声引导下肿瘤消融术业务。

科室人员情况:现有医师及护士共25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人;中级职称医师11人,住院医师3人;护士4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2人,本科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