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组

神经内科

 【科室概况】

新华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65年,设有临床科室与神经电生理室两部分。是卫生部首批核准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神经内科专科化培训基地。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目前在编医师22名,其中正高级医师2名,副高级医师6名,主治医师10名;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3名,技师3名;博士13名,硕士9名;护士19名;病房床位56张,每月平均收治病人160余人次;门急诊就诊病人平均每天约500人次。

神经内科临床诊治范围涵盖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认知障碍、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变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其中运动障碍疾病、脑血管病、癫痫、认知障碍、神经系统变性及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是科室的特色及重点发展的亚专业。科室拥有独立的神经电生理室(包括三维多普勒血管彩超、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及24小时动态脑电图机、诱发电位及肌电图机等)。结合医院的双源螺旋CT、PET-CT、高场强MR、DSA等先进的诊疗仪器以及科研中心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等,为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医疗水平提供了可靠保障。

我科于2006年获国家卫生部批准成为首批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2年获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4年成为神经内科专科化培训基地。已招入住院医师38名,其中“5+3”临-住项目的有19名(包括1名新疆咔什二院委培医师),已有8名 “5+3”临-住项目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有19名住院医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顺利进入全国各大医院工作。神经内科专科基地住院医师共招入8名,其中6名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

 

【学科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于1965年由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俞丽华教授负责创建。目前在学科带头人刘振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的带领下,在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癫痫、认知障碍和脑血管疾病、神经遗传和代谢疾病等方面诊治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每年培养博士和硕士3-4名。近三年承担多项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累计科研经费600多万元;曾多次获国家及部属科技进步奖。整个团队发表各类论文近70篇,其中SCI收录28篇。

科室核定床位56张,年门急诊人数达12万5千人次,年出入院人次近2000人次。科室拥有独立的神经电生理室(包括三维多普勒血管彩超、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及长程动态脑电图机、诱发电位及肌电图机等);结合医院的双源CT和MRI(3.0T)等先进的诊疗仪器,为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医疗水平提供了可靠保障。科室已具完备的三级查房、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人讨论制度,完善各项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同时医院拥有中心实验室,利用配备的仪器和设备,保证了医、教、研工作的顺利完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神经内科曾经参加有关记忆障碍、脑卒中、偏头痛的药物临床试验,积累了丰富的药物临床科研经验;并按照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局对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要求,多次派医生、护士学习GCP知识。目前科室医护人员中24人获GCP证书,并成立单独的药物临床试验室,对药物、文件实行专人、专柜管理,以确保药物临床试验规范、安全、科学和可靠。

【医疗特色】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设有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脑血管病、认知障碍、癫痫和头痛睡眠障碍等特色专病门诊,并建立了相关的病员资料库,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建立了一系列的规范治疗。

1、帕金森病及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以及诊治

在国内首次建立以三级医院为中心的帕金森病患者信息平台,通过建立专病门诊电子管理档案,构建患者资料库,保证患者临床信息的完整和逐年的前瞻性临床随访,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和研究的规范性、可信性;增强了帕金森病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多次举办帕金森病医患交流会,加强医患互动,提高了帕金森病规范治疗率。

2、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该病的诊治时间与疾病的预后关系极为密切,早在2008年,神经内科就开展了溶栓治疗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联合放射影像科、超声科及检验科,加强了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评估;通过规范卒中的二级预防,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以及对病患及家人的积极宣教,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并开始建立了脑血管病的数据库。

3、癫痫

科室在各类型癫痫、癫痫综合症以及难治性癫痫等疾病上具有的丰富的患者资源。具有独立的脑电图室,拥有脑电图机、视频脑电图、长程动态脑电图等崭新神经电生理技术;依托检验科的抗癫痫药物群体药代动力学检测及影像科高场强核磁共振大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设立了癫痫专病门诊加强对癫痫病例的诊断、随访观察、规范诊治工作。

4、认知障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神经内科就开始了有关记忆障碍的药物临床试验及研究,开设了记忆及认知障碍门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病员资料。建立较为完整的病员数据库,通过神经心理评估结合影像及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有利于治疗的有效性和个体化。

5、神经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诊治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大类疾病,涉及多个病种,数十种疾病。我们一方面结合医院儿科特长,与小儿神经科合作,开展以儿童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和变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遗传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产前筛查,以及疾病致病机制研究。另一方面,我们由学科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特色出发,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开展基因早期诊断以及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疗效预后中所起作用进行研究。我科已建立遗传分析系统、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基因克隆与表达、基因诊断等多种科研平台,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新治疗方案。目前,我科已经开展对10余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所涉及的30余种基因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