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部由临床药师三个组、审方中心、药物检测和实验室等部门组成。团队成员36名,含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其中主任药师3名、副主任药师4名;博士学历9名、硕士学历17名。
临床药学部积极全面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科室内涵质量检查,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疫情防控、医教研等方面做出了丰硕的成绩。在张健主任的带领下,全科共同努力,出色完成科主任目标责任书。临床药学部重视党建工作,2022年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各部门凝聚力强,各方面表现突出。
2022年,临床药学部全体药师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先后派出李超、过晓雯、王芳3名临床药师前往崇明方舱支援,保障了方舱药事管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9月,上海市药学会发来感谢信,感谢了新华医院张健等10名药师承担起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上海健康云平台线上审方药师以及科普等工作,为抗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有舒扬等临床药师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去,得到了来自社区的高度表扬。目前,临床药师预备支援队伍已安排待命。
临床药学部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临床药学专科建设单位之一,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创新研究院也落户新华。在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新华临床药学连续进入全国排名前十或取得提名。作为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委单位,2022年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了新的突破。2022年6月,临床药学部张健主任牵头完成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受到了同行广泛的关注。《甘地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获得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新增国自然面上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新发表SCI论文8篇(含一区1篇,二区5篇,IF累计46.2)。7月成功举办第五届临床药学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新增硕士生导师2名,杨锐入选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人才项目,张健在交大医学院研究生导师考核优秀。陈霁晖获得上海市医学会“药学菁英”称号。研究生张颖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交大医学院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临床药学部学科建设与临床服务紧密结合,设立了抗感染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妇儿相关疾病、肿瘤和疼痛相关疾病、代谢相关疾病及中药研究等五个亚专科。亚专科一:抗感染相关疾病。参与感染患者的查房,在重症感染患者的诊疗、会诊和MDT团队中积极发挥药师作用,解决复杂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方案设计和用药安全监护。亚专科二: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立足于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结合药物基因检测技术手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亚专科三:妇儿相关疾病。立足于服务妇产及儿科临床科室,开展查房、咨询、建议及会诊等临床药学服务,推进亚专科发展。亚专科四:肿瘤和疼痛相关疾病。临床药师参与制订化疗监护计划,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在肿瘤科成立癌痛示范病房(GPM),为患者量身制定最佳的疼痛治疗方案。亚专科五:代谢相关疾病及中药研究。立足于服务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的临床科室,积极开展查房、咨询、建议及会诊等临床药学服务,推进亚专科发展。
临床药学部在合理用药和药事管理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临床药师广泛参与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凝药物等管理,有力地提升了医疗工作质量,加强医疗风险防控。临床药师开展了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巡讲,为全院降低DDDs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药师在疑难病例会诊、优化用药方案、药学门诊、用药教育、合理用药审方、精准用药方案设计、iPharma智能药学服务平台、移动药师信息系统、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临床药师开设了孕期哺乳期用药、老年人用药、儿童常见病药物、成人/儿童咳喘药物、抗凝药物等药学门诊。2022年完成药学查房2370例,会诊和MDT 2029例;用药建议4220条;用药教育1.17万人次;用药咨询1750条;个体化精准治疗1.16万例。临床药师完成全院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核,对不合理处方和医嘱进行拦截或返回修改。互联网审方3万张;住院医嘱审核33万条;处方/医嘱专项点评2万例,提高了处方和医嘱合理率。
2022年招收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一年期学员9名,结业学员9名,入选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项目1名/年,师资学员11名。获评上海市优秀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称号。2022年7月,在线举办第五届临床药学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东方论坛)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邀请了来自国外及全国各地著名临床药学相关领域的97位专家担任讲者或主持人,设立了六个分论坛45个专题学术报告,线上观众达15201人次,对培养基层药师、带动临床药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