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新华医院 2022年度 “服务标兵 ”评选(排名不分先后)

黄柳芳

2022年是特殊的一年,上海疫情严重,作为新华医院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也积极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4、5月,医院实行闭环管理,科里收治了很多短肠综合征的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且需要长期依靠肠外营养维持基本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有医生坚守岗位,我便收拾行李,吃住在医院,守护好病房里的每一位患者。

6月份,疫情虽有所好转,但仍有不少散发病例,为保证各项社会活动有条不紊的恢复,抗疫工作仍然艰巨。在医院的号召下,我积极报名参加崇明方舱医院的工作,接到通知第二天就出发,时间紧迫。作为上海最后一家方舱医院,我们任务艰巨,必须做到齐心抗疫,谨防疫情反弹,做好防护,坚持零感染。

成为一名方舱医生,紧张且激动。方舱内收治都是诊断明确的患者,有些传染力极强,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及一对一考核,对防护服穿脱,进出舱行走路线的每个动作及细节,以及舱内工作注意事项都进行强调,细心而严格的指导让每个新队员都底气十足。同时举办穿脱防护服技能竞技大赛,岗位练兵、以赛促练,进而达到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我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优胜奖。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当天晚上就以老带新的形式开始值班。每天和护士、警察、消防组成一个班组,进入方舱工作。遇上7月,三伏天,酷暑“烤”验着我们,询问患者的病情、既往史,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后,快速收治患者并安抚他们紧张焦虑的心情。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还需要给予重点关怀,帮助他们尽早适应新环境,好好休养,尽快康复。穿着“大白”,在方舱内外来回奔波,常常汗如雨下,全身湿透,6个小时不能进食水。遇上雷雨天气,更是带来了不小挑战。但我们依然迎难而上,冒雨前进,到达方舱值班。“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凌晨4点起来值班,迎着朝阳,我们一起唱着歌前进,看着方舱内一片安详,我们祈祷疫情早点结束,大家生活重新回到往日。

虽然舱内患者病情较轻或者无症状,但是仍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走向,尤其是要关心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日常生活的需求。舱内还有不少儿童患者,为了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舱内还为孩子们设置了属于他们的学习室,让他们能有个相对安静的空间更专注地学习。年龄较小的孩子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学习室里画画、写字、做手工等等。有的孩子初来乍到会有些惧怕大白,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也发挥自身优势,和小朋友们打成一团,关注孩子的需求,陪伴他们,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总之,本次抗疫工作,我听从命令,服从安排,熟悉流程,一步步克服压力,最终有效的完成了值班任务。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拓展和丰富,更是真正意义上见识到了党的开拓进取精神之伟大。疫”起同行,共赢曙光,经过大家一起努力,抗击疫情,继续站好岗、守好职、尽好责,我们相信,上海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巩清源

田帅伟

杨璇

杨靖凡

黄柳芳

徐晶

昌菁

谈佳寅

肖婕

杨艳青

丁维

焦昆立

孙向华

李思源

陈岚

朱立人

陈佳梦

徐姗姗

徐鸣明

郑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