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儿科医生,从事医疗工作十余年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和好评。今年3月份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毫不犹豫地奔赴抗疫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感染人数不断增加,我早早地向医院提出申请去抗疫一线并提前参加了院感科的培训。4月初,长兴人民医院(新华医院分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开始收治儿童患者,但由于儿科医生匮乏,无法运转,请求新华医院总院派儿科医生支援。接到支援命令后,我毫不犹豫地半夜从家里出发去医院待命,踏上了抗疫征程。
到定点医院报到后,马不停蹄地进舱查房,查看已收治患儿的情况。长兴人民医院原来的三位儿科医生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一位身体不好,无法值班开展诊疗工作,儿科护士也仅是总院派来的几位,医护条件十分有限。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我和队友们规范了病人收治流程、医生职责及值班制度、危重症抢救、转运等相关制度及流程,推进医疗工作可以正常开展。
由于对疾病的未知及隔离的不理解,有些家属负面情绪很大,于是自己做起了“老娘舅”,逐一添加患儿家属微信,一遍又一遍的解释沟通病情,安抚家属,半夜接到家属的微信咨询电话是常有的事。腹泻是新冠肺炎一个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尤其是在小婴儿,有一位患儿腹泻明显,妈妈每次都会拍下宝宝的粑粑照片发过来咨询,无论是不是饭点;有位产后抑郁的妈妈,在转到定点医院前就已经折腾的几近崩溃,到病房后,情绪很不稳定,无法照看患儿,了解到妈妈情况后,我们马上联系了精神卫生中心来支援的医生,请求介入,在心理医生疏导及医护人员共同关心下,患儿妈妈情绪逐渐稳定,患儿后来也顺利康复出院;还有一位新生儿妈妈,产后身体虚弱,一人照顾宝宝非常吃力,与医院领导申请后,将在方舱的爸爸转运过来一起照顾。每每看到患儿离院时开心的表情,就觉得辛苦没有白费,心里也暖暖的。
后来因为医院发热门诊留观病房人手短缺,在长兴人民医院工作三周后回到了医院留观病房,投入到新的工作中,除了每日进舱查房,还要联系患儿转运事宜,专科病人会诊等等,日子忙碌而充实。终于,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疫情逐渐遏制,感染人数不断下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也逐步回归正规。
医生这个行业需要花费太多的劳动和艰辛,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将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继续追求我热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