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新华医院 2022年度 “服务标兵班组 ”评选(排名不分先后)

财务收费核酸点突击队

在2022年初疫情最严峻时期,财务挂号收费班组临时抽调人手,选拔了包括自助机志愿者队伍成员在内的业务骨干,组建核酸点突击队,紧急进驻医院控江路核酸检测点,负责点位的挂号收费工作。自2022年初疫情阻击战打响至今,他们矢志不渝地坚守在核酸检测点,为患者,为防疫保障工作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临危受命 披挂出阵

2022年初,核酸检测人数短时间内暴增,尽管前期已经打下了手机挂号付费等信息化基础,但仍然无法满足所有患者要求(尤其老年患者)。面对这样的形势,门急诊收费班组响应上级要求,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自身人手本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核酸检测点突击队支援我院我院控江路口,24小时三班轮转服务核酸患者。

设立之初患者体量巨大,峰值高达1万多人次,远超当时业务接待能力,经常要延迟两三个小时才能下班。面对如此的工作压力,突击队员们不抱怨,不懈怠,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优质耐心的服务,持之以恒的坚守着岗位,确保防疫工作不缺人、不少岗,真正发挥了防疫防控的前沿堡垒作用。

此次派驻的突击队中一半以上的成员都曾多次参与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对防疫防控各项要求和流程十分了解,称得上是防疫前线的老兵,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与使命,随时随地备战前往一线工作。发出号召后,短时间内便收到了广泛的相应和报名。

在2022年4月初那段困难时期,大批突击队成员被封控管制在所住小区,无法到岗,上班人员不足成了最大的难题。当时坚守在核酸点的3名突击队员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带着行李住在医院,区区三人支撑了整整2个月的时间,没有休息,未曾回家,与战友们共同驻守在核酸点,保证了疫情时期核酸点收费岗位未曾中断。他们平均每人承担了近500小时的工作,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4小时,其中一人最长连续承担了16个夜班,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他们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因为他们知道在关键时刻,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有人都在为战胜疫情尽最大的努力和牺牲。

耳聪目明的“有心人”

突击队员作为防疫一线工作的老兵,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每日本职工作,他们更善于发现工作流程中的不畅与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发现财务收费窗口的位置设计对于患者体验整个核酸检测的过程不佳,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控风险。他们通过对整个核酸点的观察,向部门领导提出建议,将收费窗口外移到患者排队的必经通道旁,方便患者直接收费后检测,同时也能加大收费点的空气流通,大大提高了防疫的安全性。相关建议得到了重视和采纳,相关部门立即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优化,有效完善了医院核酸点整体防控布局。

当他们听到患者反映自助机核酸模块设计不够流畅之后,立即协同科室与信息部门介入,将核酸检测功能单独出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操作效率。

在最危险的时期,突击队员是核酸采集点的第一道防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了大量红黄码人员并及时上报。据后期不完全统计,四五两月内,财务收费突击队共发现186名红码人员,引导红码患者至发热门诊排查,为保障医院防控安全、为避免检测人员感染作出了重要贡献。

复工复产的“小帮手”

在疫情动态清零的今天,在医院业务量回升的大背景下,这支突击小队依然驻守在阵地,只不过,现如今大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为住院患者、陪护等人员的顺利入院保驾护航,默默支持着医院复工复产的工作,坚守在同样的阵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全面战胜疫情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对于近一年的工作付出,大家无怨无悔,更为亲身参与一线的疫情抗击而感到自豪而骄傲。

临床遗传中心服务班组

援外核酸检测医疗队

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翻译志愿者团队

麻醉与重症监护室(SICU)

儿科护理组

老年医学科护理组

新生儿疾病筛查班组

财务收费核酸点突击队

儿童发热联合班组

急性主动脉夹层及ECMO外科团队